查看原文
其他

100%纯正中国风!央视这档节目好牛,希望这种“文化内卷”坚持下去

朵朵编辑部 耳朵里的博物馆 2023-01-25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

大朋友小朋友好,我是朵朵~ 

还记得春晚上《只此青绿》的国风美吗

今天继续给大家安利一个宝藏节目


写意的服化道、优美典雅的古风乐舞

生动有趣的文化访谈

更有文物、典籍

它就是央视春节特别节目《古韵新春》



 像我们现在熟知的
贴春联、放春假、吃饺子、喝屠苏酒等等
在这里统统都能找到历史

从西周开始讲,一直到明清

它用“一物一曲”的方式
告诉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节目还邀请来龚琳娜、萨顶顶、毛不易
郁可唯、胡夏、黄龄、曾黎、李沁等
众多文艺工作者参与演出
 

还有4位重量级访谈嘉宾,分别是: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任万平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张志清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王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震

让我们在欣赏视觉盛宴的同时
也学到文化知识
难怪有网友赞道

这就是文化节目的天花板


西周

 
说到咱们中国人“过年”最早的记载

《诗经》中曾有一篇
讲述西周初年豳(bīn)地百姓
十二个月份都在辛勤劳作的诗歌
《豳风·七月》

其中提到“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里面的“改岁”便是
旧年岁将尽,新年月即将到来的意思
 
 
南宋画家马和之还专门依照诗意
绘制了一幅《豳风图》
让我们有幸能够一窥三千年前
先民庆贺丰收时
喝酒、吃饭、观看演出的场景
 
南宋 马和之 豳风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

春秋战国

 
1:1复制的曾侯乙编钟登场
带来了两千五百年前的金石之声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那一刻
血脉相连的感觉尤为强烈
 
 
辅以龚琳娜老师演唱的《橘颂》
一秒将我们带回了数千年前屈原的故乡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铿锵之声
随着楚歌韵律绵延不绝
 
  

西汉

 
汉武帝授命司马迁重修历法
正式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之始
 因而西汉人民对于“过年”的重视
也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

为了展现这种从宫廷到民间的狂欢
节目组专门将雍容典雅的《汉乐舞》搬上舞台
带来了一场两千多年前的汉家“春晚”
 
 
至于舞者的衣衫、发饰和舞蹈动作
全部的灵感都来自一位
西汉时期的彩绘长袖女舞俑
 

女俑梳着扁平的垂髻
发丝根根分明
刚出土时脸上还带着精致的妆容
 
她身着曲裾深衣
衣服斜襟旋绕而下,勾勒出腰身纤细
右手袖身上扬甩出 左手轻轻后拂
一派温婉娴雅
是那个时代最常见、也最真实的舞者形象

东汉

  
东汉时已经出现了咱们今天
逢年过节必吃的美食——饺子
 
 
这是一位东汉年间
正在料理食材的女性厨师
她左手边就是迄今为止
我们能追寻到最早的饺子形象
 
有偶无独,后来的新疆吐鲁番地区
也出土过来自唐代的饺子
可见这种美食早在大唐
就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先民们不断更迭历法、计算光阴
探寻着宇宙的奥秘
确定出二十四节气的演变用于指导农耕
 
而他们在观测天象的同时
也衍生出许多奇幻的想象
学术著作方面有张衡的《灵宪》
文物中则出现了
承载古人神思的东汉鎏金青铜羽人
 

这件文物正面有两只大大的耳朵
后背生出羽毛
是祖先们想象中可以上天的人
中国歌舞剧院的《羽人舞》
则为先祖们圆了一场两千年前遗留下的绮梦
 

魏晋南北朝


《古韵新春》还重现了极具魏晋风骨的
《曲水流觞》《高山流水》
 
 
并将祖冲之测算出的
圆周率谱成乐章,在月球上弹奏
这是今人敬予先贤最极致的浪漫
 

唐朝

  
“守岁”的习惯这时开始出现
浪漫的唐人还将那时的歌舞表演
以陶俑的形式记录下来
 
让我们有幸在两千余年后得见
大唐除夕夜、长安宫廷间的那一场舞乐盛会
 

这些陶俑们或弹琵琶、或吹排箫
或舞姿曼妙 脚尖微翘
大唐的自由与浪漫便在此间悄然生发
 
节目组也将那场盛世歌舞
来了个现场还原《梦回长安》
一同出现的还有两支最能代表大唐气象的舞蹈
分别是杜甫口中一舞动四方的剑器舞
和白居易笔下就中最爱的霓裳羽衣舞
 
 
与之相应的文物
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公孙大娘舞剑图》
剑花绚烂,堪称“最早特效图”
(不要怀疑,图中像菊花瓣一样的
就是公孙大娘的剑花)
 
 
除了宫廷
唐代民间庆贺新年的方式
也十分热闹喜庆
有各类趣味十足的庙会、百戏
 
比如西安博物院收藏的
三彩童子叠置技俑 和 顶竿杂技俑
就反映了当时杂耍艺术的兴盛
 
 
两组小人憨态可掬、活灵活现
一组在叠罗汉,一组在顶竿
都是唐代十分兴盛的百戏
 
同样是唐朝,随着丝路之路的开通
域外文化和中土文明不断交融
胡旋舞也出现在当时的生活中
 
 
唐代敦煌壁画中便留存了
这样极富异域色彩的胡旋舞形象
 
初唐壁画 舞乐图之胡旋舞(局部) 
莫高窟第二百二十窟
  

宋朝


隋唐时,元宵赏灯的习俗也已经出现
而到了文化高度繁荣的大宋
可以在街市上观灯的时间更是长达五、六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天使们演唱的《元日》
让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
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描述这样的盛世光景
《古韵新春》里郁可唯也在浅吟低唱间
复现了南宋元夕那一夜
辛弃疾眼中的“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元朝


《水韵青花》以两尾游鱼的形象 用舞蹈杂技
活化了元代的青花水藻双鱼纹折沿盘
 
 

明朝


当时间轴延伸到明代
关于民间庆贺春节的作品也越来越多
李士达用一幅《岁朝村庆图》画出了乡村山野间
新春迎客、放炮仗、赏画、叙旧的热闹场景
乡里百姓庆贺春节的烟火气息呼之欲出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己酉新正》诗词新唱
再现明朝乡村百姓其乐融融的过年氛围


清朝


演员身穿新国风服饰
用京腔京韵演唱一首《日寸》
瞬间把老北京浓浓的过年气氛拉满

 
除此以外,《古韵新春》中
还涉及了许多有趣的“年俗”知识
 
比如:春联最早起源于桃符;
我们今天的春节休假其实从唐朝就开始了;
南北朝时,每到正月初一三元之日
都要喝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

包括许多地方过年买橘子
也完全有据可循
因为宋人在吃年夜饭时
会将:柏树叶、柿子、橘子放在一起
组成一道特别具有仪式感的果盘
——“百事吉
可见古人玩起谐音梗,也丝毫不输今人
 
  
还有展现历代
中国女性服饰之美的《千年霓裳》
直接将画像砖、陶俑、仕女图、壁画中的
经典人物形象带到了演出现场
人物从妆容、发型、服饰
乃至举止神态 全都惟妙惟肖
 

在历史文物和现代演绎中
我们可以找寻从未断流的文化印记
那些在时光中长久传承的
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印记
是源于血脉的审美认同

🎁

一键获取观看链接


长按识别二维码
后台回复“新春”,马上和娃一起看
👇
推荐阅读


关注公众号
和娃去博物馆,不懂找我~
回复见面礼获取博物馆攻略 / 主题纪录片
我今天的快乐次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